![]() |
|
紫砂壶中常用的10个术语:全手工、半手工、推墙刮底、水色、三点一线、流口水、包浆、明针工艺、吐黑等。这些术语都是新手容易混淆的,而且商家常用这些来忽悠人,通篇阅读,少走弯路,文末领福利。 1.全手工/半手工 全手工:完全靠拍打泥片成型,内壁有泥凳木纹和接缝线 半手工:借助模具塑形身桶,壶嘴、壶把、壶底等都要手工完成,优秀的半手工壶比全手工更工整。 行家建议:别信“全手工作品只卖300元”的鬼话,全手工壶人工成本就得800元。 2.推墙刮底 用竹片刮壶内壁留下的放射状纹路,像老树年轮。 避坑指南:现代灌浆壶内壁太光滑,手工壶必有自然刮痕,但纹路太规整可能是机工壶仿制。 3.水色 好泥料泡养后呈现的光泽感,像被溪水冲刷千年的鹅卵石。 致命误区:刚出窑就油光发亮的壶,可能加了玻璃水或进行了抛光,天然水色是哑光带砂感。 4.三点一线 壶嘴、壶口、壶把最高点要在同一水平线,这个要看壶形及构造。 真相揭露:这是基础工艺要求,但有些壶形需要壶嘴高些,或大师故意做不对称彰显个性,别被“艺术突破”忽悠加价。 5.流口水 倒茶时壶盖处漏水,行话叫“流口水”。 行家建议:轻微漏水可调整倒茶角度,严重漏水的壶要注意,说明气密性不达标或整口工艺不合格。 6.包浆 茶油渗入双气孔形成的温润光泽,摸起来温润丝滑。 避坑指南:宣称“三天养出包浆”的壶,大概率是鞋油抛光,真包浆至少要1个月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。 7.明针工艺 行话解读:用牛角片或塑料片反复刮压壶表,将胚体表面的粗泥粒子,向胚体里面挤压,使泥浆浮出,造成胚体表面平整光润,进而形成一细腻的表皮层。 关键细节:明针到位的壶,生胚时就像包浆了一样,润泽细滑。壶烧制出来后,颜色周正,稍经泡养就能包浆,。 8.吐黑 行话解读:窑温不足导致壶表出现黑色斑块,像霉点。 行家建议:吐黑壶不影响使用,选择茶汤颜色较浅的茶叶可以减少吐黑现象。 结语 记住这8条行话,买壶时不经意问一句:这壶怎么开壶?养多久可以包浆?商家立马不敢乱忽悠。紫砂江湖水深,但知识就是你的救生圈——多看砂粒少听故事,好壶自然会说话。
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加品牌主理人微bstzsh,限时免费领《紫砂壶避坑秘籍手册》,扫码后发送暗号666,内容有真假紫砂壶辨别方法;紫砂壶开壶方法;养壶方法;职称壶选择方法等16项干货知识,实用、易懂、权威,看后秒变紫砂壶高手! 为什么茶圈大佬都在传这份手册? 把18年藏家踩过的坑变成你的避雷指南 有茶友靠知识点识破58万“顾景舟高仿壶” 关注我,玩壶不迷路 (编辑:大鹏 来源:第一产经网)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资讯集录,如果侵犯你的权益,请发邮件:495600785@qq.com告知小编,将尽快做出处理。 |
编辑推荐
品牌
|